《原神》:希望工程引爆全球,中式美学走向国际舞台
《原神》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国产游戏之一,以其精美的画面、丰富的剧情、独特的游戏玩法吸引了全球众多玩家的目光。其中,希望工程的推出更是引爆了全球玩家的热情,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式美学的魅力。随着《原神》国际版的推出,中式美学也正式走向国际舞台,让世界各地的玩家能够体验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魅力。
视频来源 原神官方微博前段时间,在全球拥有数千万玩家的国产游戏《原神》 又火了一次。
这款游戏新版本上线前夕,推出新角色迪希雅的人物短片《沙际晨光》。视频中,迪希雅将收入捐给了所有沙漠地区出生且无家可归的孩童,并将这笔款项命名为“希望之壁”。
此词一出,如投石入水,在海内外互联网泛起一阵不小的波澜。
看到“希望之壁”这个名字,许多国内玩家醍醐灌顶:“这不就是希望工程吗?”于是,大批用户选择效仿给“希望工程”捐款,帮助现实中的困难儿童。3月1日,“希望工程”微信公众号特地发文致谢。致谢信里面说,短短5天就收到来自9万网友的240多万捐款。“希望工程1+1助学行动”季度500万的众筹目标,得以提前完成。

这张名为《我要读书》的照片,是许多中国人对“希望工程”最深的记忆。图片来源网络
与此同时,海外网友感到讶异:一个游戏角色带动集体公益,竟然还有这种操作?有推特用户科普了中国“希望工程”的背景,分享了国内玩家们的捐款明细,有用户则认为这种做法十分“治愈”,应该在全球范围普及。有来自东南亚、欧美等地的玩家社群,开始组织类似的捐款活动,效仿“CN Players”的善举。
“希望工程”微信公众号发文感谢原神玩家(左),有推特用户也分享了这一捐款事件(右)。
“越看越中国”,二次元也可以展示中式美学
这不是《原神》里中国元素的第一次出圈。
2022年春节前后,《原神》在推出角色“云堇”时,邀请知名花旦演唱京歌《神女劈观》,迅速爆红网络。先有不同戏种的戏曲演员纷纷翻唱,后响彻海内外各大漫展。这波余韵,甚至一直持续到了2023年央视网络春晚的舞台上。
B站(哔哩哔哩)上有关《神女劈观》的热门稿件。
在《原神》更新版本,开启新地图“须弥”后,玩家们又发现了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。明明是绿色的丛林场景,却“越看越中国”。
玩家们戏称,迪希雅代表沙漠里的“希望工程”,艾尔海森象征着全民读书,提纳里讲的是乡村振兴、环境保护,风纪官赛诺扫黑除恶、弘扬正气,妮露则是守护民俗传统的非遗传承人……“虽说有玩笑成分,但这些设定确实是现实生活的痕迹。”90后《原神》玩家朱先生表示,“既然是大家熟悉且认同的,也就有了更好的体验和代入感。”
从定位看,采用架空世界观的《原神》是不折不扣的“二次元”游戏。其开发商——上海米哈游天命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米哈游”),也正是二次元风格起家。二次元文化是舶来品,并长期受日、美文艺作品的影响。“西式的底子,或者采用日漫的IP和风格,总体上会更常见一些。”曾供职于某头部游戏公司担任策划的Alan说。
《原神》上线之初,也能看到浓厚的西式奇幻风格——城邦、教堂、巨龙、冒险者。随着版本迭代,璃月——这个以中国为原型的虚构国度的问世,成为了米哈游系统性描绘中国文化的开端。推特上一位马来西亚用户表示,得知地图上的山峦、梯田在中国都有原型后,自己很想有机会亲自看一看。一位英国用户说,自己很喜欢代表中国新年的“海灯节”活动,还专门看了很多汉语普通话的教学视频,就为了念对喜欢的璃月角色的名字。海外视频网站上,璃月角色“钟离”的单个视频播放量,最高已突破3000万次。此外,游戏还专门开设了“璃月食集”等栏目,再现游戏中的中国美食。
留学生小马玩《原神》已接近两年。目前在日本的她,经常留意外网对这款游戏的反响。“和中国有关的细节,治愈的角色与剧情彩蛋,成为了中外玩家彼此沟通、科普的桥梁。”她说。
新年活动“海灯节”宣传图。图片来源 原神官方微博
游戏中的“璃月港”,充满中国风格。图片来源网络
以文化人,更能凝结心灵;以艺通心,更易沟通世界。嵌套在二次元外壳下的中式美学,成为《原神》在海外异军突起的底气。在业内有多年经验的Alan认为:“《原神》的案例,说明跨海营销不是靠几个文化符号就可以做到的。真正重要的,是形成打动人心的叙事方式。”
化被动为主动,《原神》们未来可期
近年来,我国众多游戏厂商加快出海。据《2022年中国游戏出海情况报告》显示,去年国产自研游戏海外营收超过173亿美元。然而,与营收规模形成对比的,是国际声望的不匹配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国产游戏就像男足之于球迷,令玩家“倍感焦虑”,更遑论成为展示中国的窗口。有数百款游戏经验的“老玩家”小马感慨:“日本有《马里奥》系列,波兰有《巫师》系列。作为中国玩家,自然希望我们也有个金字招牌。”
后发劣势,加上长期缺少好作品,国产游戏面对不小的阻力。曾几何时,同行竞争、文化差异、经营压力等因素,使这条出海之路异常艰难。
不过,随着版图逐渐扩大,国产游戏正在迎来一个化被动为主动的契机。
据Sensor Tower统计,《原神》自发布以来,全球营收已超40亿美元。其中,在日本、美国的营收分别占总营收23%和16%。此外,《原神》还成为2022年度推特讨论度最高的游戏。在日本有“二次元圣地”之称的东京都秋叶原,也曾布满《原神》的广告。
有推特用户拍下《原神》遍布秋叶原的广告。
眼下,想“走出去”的不止《原神》,可以讲好中国故事的也不只有《原神》。
2020年8月,《黑神话:悟空》一则13分钟的实机演示横空出世,其质量之高,让海内外很多玩家第一次认识来自浙江杭州的团队“游戏科学”。“我知道悟空,他是《龙珠》里的人物。”“看,他会《火影忍者》里的多重影分身!”尽管仍有一些海外玩家作出了“根冠颠倒”的解读,但大多数对这部中国大作的“含金量”表达了认可。时至今日,该作每一次更新开发进度,都会在海内外的玩家圈子中引起震动,并同步把《西游记》带上热点话题。
《黑神话:悟空》对传统雕塑艺术进行了细致还原。图片来源 游戏科学官网
图片来源 游戏科学官网
“中国文化为游戏产业带来丰富的灵感来源,也带来传递人类共同价值的能量与情感,关键就看我们如何存续、如何讲述。”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蓉表示,“与游戏同生共长的新世代,有望在这一过程中扮演更主动、更重要的角色。”
角色、场景能火的背后,除了精良的制作,还有能引发共鸣的精美场景、精彩故事。找到这样的流量密码,或许,国产游戏离摸到撬动平衡的支点,已经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