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11倒计时,“消费分期”要警惕这些坑
双11倒计时,消费分期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选择。然而,消费分期也隐藏着诸多坑。在享受便利的同时,我们也要留意其中的陷阱,慎重选择分期方式,避免陷入还款困境。在进行消费分期前,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计划和调查,避免陷入不可承受的债务压力。愿大家在双11购物狂欢中,理性消费,远离消费陷阱。
一年一度的“双11”又到了,相信很多网友、剁手党已经翘首期盼,准备疯狂消费了。
1.“双11”消费分期大行其道。平台商家也在摩拳擦掌,为了争抢用户、促进销售,除了传统的价格大战以外,推出了一些创新性手段,最重要的就是消费分期。
今年“双11”,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做起消费分期营销活动。据统计,在淘宝天猫平台上,有近300万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花呗分期免息服务。花呗对部分用户推出了“今年花,明年还”的优惠活动,用户可以将“双11”期间的交易账单延迟至次年1月还款。
在抖音电商平台上,抖音商城推出临时提额活动,消费者在“双11”期间使用抖音月付购物,即可在抖音商城内300元起可享最高24期免息等优惠。
在拼多多平台上,部分3C电子产品也已经支持近20家银行的分期购物,最高支持24期免息分期。京东则推出“双11”白条会场,有1亿个白条提额机会,以及1亿个红包可以“刮”分。
随着众多平台纷纷卷起“消费分期战”,商家也积极加入其中。比如有些单价较高的家具店、家用电器店、珠宝店,纷纷推出分期免息活动,在‘双11’期间抢占全国市场。
2.消费分期促进消费增长
众多大型电商平台在‘双11’发力消费分期,剁手党不用担心钱包里的余额不足了,可以放心大胆的买买买了,一方面可以促进交易额;对于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年轻人,收入不高,这次趁“双11”购置一些大件商品,比如一台价格在6500元左右的电视机,使用12个月免息分期的优惠,算下来每个月只需要还款500多元,相较一次性全款付清,压力小了很多。
另一方面,金融分期平台借此流量之机,能为旗下消费分期产品多获取一些新用户。推出分期免息等消费分期产品,实质上是金融分期平台和商家的联合营销活动,能帮助商家和分期平台带动用户增长。

3.消费分期存在很多陷阱
很多剁手党这下高兴坏了,反正不要利息,那就买买买!但我们忘了,天上不会掉馅饼,分期背后有很多坑。虽然利息免了,但是手续费却避无可避。部分电商推出的免息/低息分期优惠活动中,仍包含一定手续费。并且相较于摆到明面上的利息,手续费显得更加隐晦。当商品不满意退货时,很多情况下本金退还,但是手续费却不退。
部分免息产品有一定“门槛”,如仅限借款6期以上的分期期数使用,且减免的是“首期”的15天利息,不可用于后续期数。
假如你忘记归还分期费用,或者产生了逾期,那么你的征信记录便有不良记录。情节严重的,以后买房子可能都是个问题,因为银行觉得你征信不合格而拒绝放贷。
最大的弊端的是,这种分期会养成一种可怕的超前消费习惯。比如我们手里有几千块钱,本来仅仅够买个最新款的手机。但分期之后你会发现:咦?我依然是个千元富豪。这些错觉,会让人不自觉的透支未来,这是最大的隐患。看似每个月不多的支出,可当这些累积起来,才会发现之前轻飘飘的羽毛像沾了水的棉花一样沉重。
4.如何避坑、理性消费。
消费分期的本质是居民加杠杆,消费还是要量力而行,考虑实际偿还能力,做到理性消费。
要详细了解“免息规则”,避免产生额外费用,甚至造成意外逾期。
5.今年以来,不管是《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》20条,还是《关于金融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通知》,其中都明确提出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。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,在这一过程中,消费分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。随着消费分期的进一步规范、健康发展,也将进一步降低居民个人消费信贷的成本,会成为提振消费需求、带动商业增长的重要动能。